English

院士写科普:能否曲高和众

1999-11-1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本报记者 王洪波 张永恒 我有话说

编者按:近年来,在科普出版整体上大有起色的情况下,国内原创科普乏善可陈的问题就进一步凸现了出来。因此,当《院士科普书系》即将出版的消息传来,人们便奔起相告,各种媒体亦纷纷予以报道和赞赏,似乎原创科普将从此冲出低谷,迎来辉煌,真的会这样吗?请看本报记者发回的分析报道。

号称我国规模最大、层次最高的科普出版工程——《院士科普书系》在中外176名院士的心血培育下,可望于不久以后与广大读者见面。“院士”两个字,无疑代表了科学界至高无上的地位,因此由他们“屈尊”烹制原汁原味的“科学大餐”,对于广大读者来说,实在是一个好消息。不过,在高兴之余,许多人不无担忧地提出,院士代表的层次毕竟有点高不可攀,所谓“曲高”而“和寡”,院士烹出的“科学大餐”能否让一般的读者吃得惯,消化得了,人们能否品出其中的滋味,实在还是个未知数。

《院士科普书系》对读者所具有的号召力是可以想见的。编委会囊括了周光召、宋健、朱光亚、路甬祥等中国科技界的头面人物,阵容强大得“吓人”;其次作者队伍有不少是明星级人物,冲着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就可能会有人为书系掏腰包。再看一看书稿的名字:诺贝尔奖获得者、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的《对称和不对称》,著名物理学家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的《单分子科学与技术》,已故物理学家、两弹元勋王淦昌的《人造小太阳》,著名水利专家潘家铮的《千秋功罪话水坝——水坝建设的发展、争论和展望》等等,每位科学家端上来的都是自己的“拿手菜”。据《院士科普书系》的责任编辑宋成斌先生介绍说,参与写作的老科学家的认真态度都非常让人感动,他们有的已经对书稿进行了第二次修改,有的几易书名,力求使自己的作品通俗、生动、容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。然而,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虽经作者和出版社编辑种种努力,但书系在最要命的可读性方面依然不能说令人满意。记者有幸得到一本《院士科普书系》的“样书”,书名为《机会的数学》,作者是著名数理统计方面的专家、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陈希孺先生。“大数定律”、“统计规律和因果关系”、“抽样的方法”、“双盲试验”、“回归方程”……仅从这些章节的名字就可看出该书有多么“专”、“深”、“高”。翻到后面,各种公式、图表不在少数,令人望而生畏。书里的内容,读者如果没有理工科大学生一、二年级的水平,恐怕是想啃也啃不动的。该书的封面和版式的设计也过于陈旧和朴素,仅从外观而言,这更像一本教科书,而不是科普书。

《院士科普书系》究竟能否获得一般读者的认可呢,现在作结论显然还为时尚早。我们期望有最好的结果。甚至,结果如何其实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此次科普出版行动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呢?

近年来,科普出版有了很大发展,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。比如科普观念陈旧、国内原创作品缺乏。实用技术普及尚可但更为重要的科学精神的普及却非常薄弱……而作者队伍的匮乏是科普出版面临的最大困难。据新闻出版署不久前的调查表明,科普出版主要受到六个因素的制约,其中作者难觅是最难突破的瓶颈。因此有人认为,院士拿起笔来写作科普,或许其象征意义更为重要。从科普出版的历史经验来看,请一流的科学家写作科普作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道路。比如,提起茅以升、竺可帧、梁思成等老一辈科学家,很自然我们就会想起他们为世人奉献的为数不少的科普精品,尤其是他们优美的文笔、深遂的思想给不知多少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。又比如,近年来在国内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的许多引进版科普著作,占相当大比重的是科学家们的手笔。例如好评如潮的湖南科技出版社的《第一推动丛书》作者大多是各国院士级的科学家,其中《时间简史》的作者史蒂芬·霍金、《细胞生命的礼赞》的作者刘易斯·托马斯、《皇帝新脑》的作者罗杰·彭罗斯、《莎士比亚、牛顿和贝多芬》的作者S.钱德拉塞卡等等,更是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。与他们相比,我们今大的大多数科学家在科普方面确实建树不多。科普研究所某研究员认为,院士写科普,即使不能十分成功,但至少说明了科学界对科普的重视,其所具有的示范功能是值得重视的。

不过,许多专家对《院士科普书系》并不看好。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刘兵教授认为,科普作品首先需要做到通俗易懂,这个工作就并非院士们所长,而从现代的科普观念来说,科普作品一般还要求具备人文的内涵,这就更是一种高要求。他说,既然科普写作并不是大多数院士的所长,那么如此大规模地组织院士写科普,明显并不合理。“这件事实在有点拉大旗,作虎皮的意思。”他不客气地指出。

事实上,从前几年出版的我国科学家写作的科普书来看,有的科普书发行量非常地小,有的科普书是被读者当作专著买回去的,实在算不上成功的科普书。这也佐证了刘教授的观点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据分析主要原因一是这些书读者定位往往不太明确,对一般读者的阅读心理研究不够;二是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文字能力往往有所欠缺;三是科学界人文知识和精神普遍匮乏。专家指出,造成科普作者异常短缺,特别是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不力的根本原因在于,几十年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割裂日益严重,教育中的文理分科也愈演愈烈,而没有深厚的人文素养,没有受过历史、哲学、文学、写作等方面的正规教育,要想写出好的科普作品来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

据出版者介绍,《院士科普书系》目前正在紧张的编辑制作过程中,第一批图书有望于明年初与广大读者见面,这套书能否实现“曲高和众”的理想追求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而要使我国的科普出版发生质的飞跃,相信还需要更多的人做出更多的努力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